运行管理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运行管理» 管理机制

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机制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心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中心在教学质量、队伍建设、管理体制以及环境条件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政策和实施措施。

  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依托现有的国家级和市级重点课题、北京市市级教学名师和国家级及市级精品课程等优质教学科研资源,进一步促进科研向教学方面转化,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注重培育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推进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改革,开展多层次、多样化教育,促进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着力建设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平台,促进专业实验与科学研究、社会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发展潜力;着力建设和完善中学优质师资培养模式,培养教学研究型的新型中小学教师。

  队伍建设保障政策  通过引进、培养、联合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着力建设高水平优质教学团队,注重教学与科研、教学与产业的结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中心力争建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实验队伍,争取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管理体制保障政策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的工作秩序,健全的运行机制。①不断优化中心运行机制。继续按照中心目前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运行。优化实验教师队伍专职、兼职组成比例,保证师资队伍整体优势;进一步落实实验室负责人和教学团队负责人制度,构建以实验教学为主导的实验室一体化管理体制。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各类教学资源的集中管理,中心资源统筹调配,资源共享,保证实验室硬件设备完好率和年服务量逐步提高。②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学校和院系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生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等进行科学评价。采取多项激励政策,积极鼓励更多的学术带头人承担实验课教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充分发挥名教授的科研优势,以高水平的科研为背景,促使实验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转化。③加强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模式。采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运行机制,进一步面向校内、其它高校和科研单位开放,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及优秀人才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④建成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完善网络化实验教学和中心管理平台,实现网上教学并建立丰富的数字化自主学习网站,保证实验教学中心高效运转。⑤探索社会服务制度。在保证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强实验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北京市基础教育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

  环境和条件保障政策  科学系统地建设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基础课实验中心、专业课实验中心、初等教育实验中心、教师教育实验中心、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室和多个实习实践基地,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保证。①实验教学硬环境初具规模。目前实验室总面积3577平方米,各种仪器设备6千多台,设备总值达3200万元。中心将根据实验教学的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创造更加安全和人性化的实验教学环境。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更新、补充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保持每年一定的资金用于设备的更新、补充与维护,确保实验仪器设备的先进性与完好性;③强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尤其中小学实践基地、企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加强国际专业合作基地的建设;④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措施,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增强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